新华社酒泉11月29日电题:圆梦会有时——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出征目睹新华社记者黄一宸、王慧这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冬夜

新华社酒泉11月29日电题:圆梦会有时——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出征目睹新华社记者黄一宸、王慧这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冬夜。2022年11月29日20时,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灯火通明,照亮英豪出征路。20时18分,问天阁南侧门敞开。履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翔使命的航天员费俊龙、邓清明、张陆,出现在人们面前。身着乳白色舱内航天服,3名航天员沉着走来。他们死后那面墙上,悬挂着履行每次载人飞翔使命航天员的巨幅相片。10次载人飞翔使命,神五到神七用时5年,神九到神十一用时4年,进入空间站阶段后,神十二到神十五,时隔不到2年。从“几年一发”到“一年两发”,我国载人航天充分发挥新式举国体制的准则优势,使一项项关键技术获得重大突破、一个个纪录被连续改写。“总指挥长同志,咱们受命履行神舟十五号载人航天飞翔使命,预备结束,请指示。我国公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费俊龙!”“航天员邓清明!”“航天员张陆!”3名航天员向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、空间站阶段飞翔使命总指挥部总指挥长许学强还礼、陈述。这次远征,他们将敞开空间站使用与开展阶段初次载人飞翔。这是一场圆梦之旅。离别太空17年的费俊龙,再度以指令长身份披甲出征;邓清明执着据守24年、张陆日夜备战12年,初次挥师天穹。3名航天员将在太空,一起见证我国空间站正式建成的圆梦时间。“动身!”许学强的口令掷地有声。“是!”在《歌唱祖国》的旋律中,费俊龙、邓清明、张陆领命为国出征。从圆梦园广场到航天纪念塔,再到发射场,5公里的路途两旁,上千人手捧鲜花、挥动国旗,为航天英豪送别。他们之中,有部队官兵、中小学生,有身穿蒙古族、维吾尔族等民族服饰的同胞,更多的,是工程各体系长时间奋战的航天人。不远万里前来送别的,还有“公民榜样”王继才同志的妻子王仕花。“咱们国家的航天事业从一无所有开展到现在,真的为祖国自豪!”王仕花说。“守岛人”配偶30多年如一日看护开山岛的坚持,和代代航天人“干惊天动地事,做隐姓埋名人”的报国信仰,在西北大漠同频共振。3名航天员同欢迎的人群挥手道别,向发射场进发。5公里外,发射塔架环抱着近60米的船箭组合体,等待着“乘客”;400公里外,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宽阔亮堂的“太空家乡”里,等待着“家人”。6名我国航天员一起在轨飞翔的前史时间,行将到来。

更多精彩报道,尽在https://peteandpillar.com